
本报讯(记者 杨娜)5月23日,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首批1.5亿元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交易西安举行。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自然资源厅双方代表现场签署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我省用活“两项指标”,实现农业从“被动输血”变“主动造血”的历史性突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切实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指标(以下简称“两项指标”)指标,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农建处与陕西省自然资源厅耕保处,深入一线,反复调研,积极探索产出新路径和指标调剂功能,完善收益分配政策机制,强化“造血”能力,建立起一整套“两项指标”管理实施办法。
2021年,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有关工作的通知》等,规范了“两项指标”的基本原则,通过优化项目区布局、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优化工程措施、开展核查认定等10个方面,完善形成产出机制、交易机制和收益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指标优先交易、优先省内调剂使用,优先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农村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