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债务达到4400万元,医院目前的收入已经不能维持正常运转……全体人员集体解聘合同,立即执行。”连日来,这则署名为江苏泗洪老年病医院的通知在网上流传开来,引发关注。
而在此之前,有媒体报道,黄石博仕肛肠医院过度医疗追踪:手术率超90%,术中更换高价耗材。
这两则新闻看得我心里沉甸甸的。上周陪妈妈去医院复查,看到走廊里挤满了等待的病人,突然想到,如果连医院都自身难保,我们这些普通人该怎么办
先说说江苏泗洪老年病医院。好好一家医院,怎么就欠下 4400 万债务?通知里说收入撑不下去,要集体解聘所有员工。
可仔细一查,这家医院早就问题不断。用过期药、漏诊导致患者截肢,还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这哪是单纯的经营困难?分明是管理混乱、违规操作埋下的祸根。
更让人寒心的是,医院一边发解聘通知,一边还在营业。员工们被拖欠工资社保,却连个说法都没有。
这让我想起老家的一位亲戚,在乡镇医院工作多年,工资经常被拖欠,最后只能被迫转行。医疗行业本应是救人的地方,怎么成了让人寒心的漩涡?
再看黄石博仕肛肠医院,更是触目惊心。手术率超过 90%,这哪里是治病救人,分明是把患者当成了摇钱树。
医生夸大病情、术中更换高价耗材,甚至连手术禁忌的患者都敢开刀。有患者被低价检查吸引进去,最后却花了上万元。更讽刺的是,这家医院每年都被处罚,却屡教不改。
5 万元罚款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几台手术的事,这样的处罚力度,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
想起去年我同事做痔疮手术,本来医生说保守治疗就行,结果被另一家医院忽悠着做了手术,术后恢复还出了问题。过度医疗就像一场骗局,让患者在病痛之外还要承受经济和精神的双重打击。
这两则新闻,看似不同,实则都指向同一个问题:监管缺失和利益驱动。泗洪医院的财务漏洞、黄石医院的过度医疗,背后都有监管不力的影子。民营医院本应是公立医院的补充,却成了逐利的工具。
更让人担忧的是,患者在这场博弈中完全处于弱势。面对专业的医疗术语,我们只能任人摆布;发现问题时,又往往缺乏维权的能力和渠道。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什么?也许是多留个心眼,对医生的建议多问几句为什么;也许是遇到不合理的治疗时,勇敢地说 “不”。
但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应该行动起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让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加强监管,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同时,提高医生的待遇,让他们不再为了生存而违背职业道德。
医疗行业是民生之本,容不得半点马虎。希望这两则新闻能成为一个警示,让更多人关注医疗行业的乱象,也让相关部门真正行动起来,守护我们的健康底线。毕竟,当医院不再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