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郑蕊、曹玉强)去年以来,景县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理念,统筹河道功能管理、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全力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全县河渠整体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
强化组织引领,全力推进工作开展。该县加强组织领导,多次召开“总河长会议”“河长制推进会”等会议,集中学习研究上级会议精神,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健全包联制度,修订了《景县县级总河长和县级河长分包主要河道名录》,明确分包责任和任务,形成了县委书记、县长对河长制工作全面抓、负总责,分包县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态势;加强协调联动,深入推动多部门联合执法,认真落实“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工作机制,持续加强河道日常执法监管,对违法违规问题坚决予以打击。同时,他们完善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机制,推进跨界河流共建共治共享,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突出工作重点,多方面狠抓落实。该县严格开展日常巡河,通过签发总河长令、微信提醒、发放提醒函、河长办现场督查等多种形式促进各级河长及时巡河、履职尽责。去年以来,各级河长利用“河长云”累计巡河5万余人次,巡河率位居全市前列。该县加强河道水污染防治,持续做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保证现有4个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出水排放稳定达标;严格落实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回头看”工作,对治理完成的县城西排渠进行常态化巡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保障了整治成效;扎实开展河道“四乱”清理整治,在全县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并利用河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对河道管理范围进行全天候视频监控,及时发现处置河道“四乱”问题,确保工作成效。同时,他们强化河道生态修复,积极推进河渠连通工程。去年申请专项债券资金6000万元,对跃进渠、留府渠及其支渠共计91.8公里进行清淤、疏浚、河渠岸线整治等。目前,河道清淤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健全长效机制,强调制度问效。该县着力开展宣传引导,不断加大河长制工作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南运河健步行活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等,组织3000余人次参与活动,发放各类宣传页、宣传海报1500余份,有效引导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河渠保护,营造了人人关心河道、珍惜河道、保护河道的良好氛围;他们落实长效保洁机制,为破解河道倾倒生活垃圾问题,与第三方签订了保洁合同,由环保公司负责对全县16个乡镇的农村垃圾实施集中清运处理,并在每个村配备保洁员,定时收集、清运生活垃圾。同时,要根据巡河、无人机飞检等发现倾倒垃圾问题,随发现随清理,确保河道干净整洁;该县还健全智慧河道监管体系,加强河道水域岸线管控,汇编完成景县河道保护名录,明确河道管理纵向边界,并建设安装河道监控信息设备,在全县主河段、入河口等处安装监控设备61个,提高了监管效率。同时,该县积极配合省水利厅建设全覆盖、全天候、全智能的实时动态网络监控体系,同步整合水系电子地图、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等资料,打造了智慧河湖综合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