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推动智慧社区更智慧

日前,民政局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初步打造成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社区。

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基层治理智能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一方面可以以点带面,以微观管理推动宏观提升,优化改善城市整体智慧化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社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优化资源配置,为创新公共治理赋能。在智慧社区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涵盖了诸多智慧城市应用,在带动社区新兴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社区基层治理提供科技支撑,打通城市信息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进一步加强智慧社区建设,须理性认识,多管齐下。

从社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层面来讲,首先,要通过借助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打破信息壁垒,解决部门间及平台间数据、信息及事件不互通的问题,通过协同改善供需,促进数字技术高质量发展,助力社区经济发展,也为基层治理赋能减负。其次,应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多主体联动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从而通过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实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指尖办”“网上办”“就近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再次,搭建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为信息化治理提供坚实数据支撑。通过专业信息化工作队伍保证信息准确研判,以“技术+人才”的形式,在风险信息监测、研判以及应对全过程中,达到动态化、精准化、智能化。

从协同推进社区全方位建设层面来讲,应完善多方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联合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服务,提升基层智能服务水平。建设智慧社区,归根结底是为了让社区居民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此,要健全完善政府指导、多方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机制,推动“互联网+社区服务”,创新提供服务模式和产品。其一,应借助人工智能优化社区生活服务,承接对人、车、房、事、物的精准管理,为社区居民生活带来便利,切实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其二,应进一步推动多元主体在强化社区安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在政府的指导下投入构建智慧安防等场景应用,参与社区公共安全网络建设,为社区内的企业、家庭、个人提供安全保障。其三,企业应与各级政府部门携手,提供个性化、适老化和无障碍服务,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基本需求和使用习惯,通过“一站式服务”改善特殊群体的智慧生活体验。(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黎渟婷)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北京之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2024年还剩下不到3个月,北京国电工程招标有限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百日攻坚”行动部署,聚焦全年工作目标,持续加速推进各项物资采购保供工作。统筹部署,全面梳理。招标公司紧紧围绕今年投产2000[全文]
    2024-10-24 02:00
  • “我现在人也不在淮安,七百多公里呢,这事可怎么办?”湖南某工程有限公司法人彭先生在电话里犯了难。原来公司主要从事房屋建筑,在淮安承包了一个项目,现在需要进行个税申报,增加个税税种。税务工作人员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指导彭先生在电子税务局界面使用[全文]
    2024-10-24 02:00
  • 城市之美,在精管善治;城市之治,在智慧赋能。今年以来,河南省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绣花”功夫不断为城市治理赋能,推进城市治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以前遇到这些问题,我们不知道向谁反映,现在只需动动手[全文]
    2024-10-23 02:00
  • 10月16日,在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镇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厂区内,经过紧张作业,国网宁德供电公司输电巡检中心输电带电作业一班顺利完成500千伏川棠II路#3塔B相跳线支柱绝缘子端部间隔棒带电修复作业。500千伏川棠II路是宁德核电送出的重要线[全文]
    2024-10-19 02:01
  • 为更好接受监督,做好人大代表联络工作,近日,河南省确山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走访“中国好人”、河南省人大代表、三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大生。张大生作为省人大代表多次参加确山县人民检察院举办的检察开放日、公开听证等活动,对检察业务和队伍建设有[全文]
    2024-09-04 02:00
  • “我昨天提交的申请,今天上午就用上了电,现在办电很快啊,真是太感谢你们了!”8月27日,家在福建省罗源县西兰乡的黄先生看着自家车库的充电桩完成装表接电,对国网罗源县供电公司西竹供电所人员感谢连连,为供电部门的办电速度点赞。黄先生想在自家车库[全文]
    2024-09-03 02:05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北京之声 bj.sczixu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