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声](upload/logo/426.png)
本报讯(苗凤强、田震)今年以来,阜城县始终把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统筹、持续加力,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以项目建设为动力,着力增强发展后劲。该县在原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需求,修订完善了《阜城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二十条(试行)》,明确招商专班、开发区、各乡镇、县直部门、第三方“五条战线”共同作战的招商方式,营造了全员抓招商的浓厚氛围。到目前,收集线索152条,对66条有价值线索正在紧盯紧跟,总投资66.2亿元的河北星翰光源、如成装配等21个项目成功签约。实施“红黄白绿”四色管理法,对重点项目进行分类管理。总投资142.31亿元的42个项目进展顺利。重点培育柯朗、宝华国际成长为纳税超千万工业企业,培育前进、澳泰成长为纳税超500万企业,力争实现纳税超千万工业企业由去年的2个增长为6个,纳税超500万工业企业由4个增长为12个的目标。
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激发发展活力。该县充分发挥省级食品产业园优势,在做大做强东来顺、稻香村等知名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对接京津食品产业转移,成功签约投资10亿元的盛亿隆餐饮项目。实施开发区盛鼎路西延、东安大街北延等12条道路工程,进一步拉大园区路网框架,能够扩大可利用土地规模3000余亩。建立土地争促工作专班,扩大“标准地”储备,半个多月时间完成18个项目1575亩重点项目用地征拆工作,极大释放了土地空间。积极发展“工业地产”,在开发区西区谋划建设中小模具企业孵化园和食品产业园两个“园中园”,招引与“园中园”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入驻,激发园区发展潜能。
以营商环境为招牌,着力优化发展环境。该县县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定期到开发区召开现场会,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梳理汇总,逐一明确县级领导进行挂账销号,既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又树立亲商敬商导向,通过此项措施为企业解决问题50多件。组织业务骨干人员建立5支项目审批帮办代办队伍,开展“上门”服务,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让企业办理手续省时省力。对审批链条中审批程序复杂、专业要求高、涉及行业多的项目,将涉及的供水、供电、燃气、热力等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建立联络会谈制,最大限度缩短办事时限,平均每个项目节约25天,备案类项目审批流程由原来的35个工作日缩短到22个工作日。